绝对真理是永恒美丽的。

解答: 绝对真理是永远美丽的。有时人们可能会争论“真理” 和 “美” 是否是兼容的概念。有人可能会说,愿意表达真理,但由于真理并不总是美丽的——事实上,它常常令人震惊和不快——那么如何才能同时表达真理与美呢?对此,我们可以明确告诉所有人, “真理” 和 “美” 是兼容的,甚至可以坚定地断言,真正的真理,即绝对真理,永远是美丽的。真理如此美丽,以至于它吸引着所有人,包括真理本身。真理是如此美丽,以至于许多圣人、贤者和奉献者都为了真理舍弃了一切。现代世界的偶像圣雄甘地一生都在实践真理,他的一切活动都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何止圣雄甘地?我们每个人都有追寻真理的渴望,因为真理不仅美丽,而且全能、全富、全闻、全舍、全智。然而,不幸的是,人们对真正的真理毫无所知。事实上,在各行各业中,99.9% 的人都在以真理之名追逐虚假。我们实际上被真理的美所吸引,但自无始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爱着那些貌似真理的虚假之物。 因此,对于世俗之人来说,“真理”和“美”是两个不相容的概念。世俗的真理与美可以用以下故事来说明:从前,有一个人,他体格强壮、力大无比,但品行却十分可疑。这个人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女子。这个女子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品行高尚,因此她并不喜欢这个男人的追求。然而,这个男人因为自己的欲望而执意纠缠。于是,这位女子请求他再等七天,并约定了一个时间让他来见她。那男人满怀期待地答应了,并开始等待约定的时间。然而,这位贤淑的女子为了展现绝对真理的真正美,采取了一种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方法。她服用了大量的泻药和催吐剂,连续七天不断排泄和呕吐,把所有排泄物储存在合适的容器中。由于药效作用,这位原本貌美的女子变得骨瘦如柴,皮肤暗淡无光,美丽的双眼深深地陷入眼窝之中。等到约定的时间,她焦急地等待着那个满怀期待的男子到来。那男子衣着光鲜,举止得体地来到约定地点,询问那位美丽女子的下落。然而,他看到的却是一位形容枯槁的丑陋女子,完全无法将她与自己心心念念的佳人联系在一起。尽管女子再三强调自己就是他要找的人,但由于她凄惨的模样,男子根本无法认出她。最终,女子告诉这位强壮的男子,她已经将自己美貌的“成分”分离并储存在罐子里。她还邀请他去享受这些“美的精华”。当这位充满浪漫幻想的男子要求看看这些所谓的“美之汁液”时,女子便带他去看那些装满了排泄物和呕吐物的罐子,这些罐子散发着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就这样,整个“美之汁液”的真相被揭示给了他。最终,在这位圣洁女子的恩慈下,这个品行低劣的男子终于分辨出了虚幻与真实,并因此幡然醒悟。这个男子的境遇就如同我们每一个人——被虚假的物质美所吸引而不自知。上述女子虽然拥有一个符合她内心欲望的美丽肉身,但实际上,她与这个短暂的物质身体和心智并无真正的联系。她的本质是一个灵性火花,而那个被她虚假的皮相所吸引的男子亦是如此。然而,世俗的知识分子和美学家却往往被相对真理的表面美与吸引力所迷惑,而不了解那真正的灵性火花——它才是同时具备真理与美的永恒存在。灵性火花的美丽超越世俗想象。当它离开所谓“美丽”的身体时——而这个身体实际上充满了粪便与呕吐物——即便穿戴华贵,也无人愿意再触碰。我们一直在追逐一种虚假的、相对的真理,而这种“真理”与真正的美是不相容的。然而,真正的真理却是永恒的美,它在无数岁月中始终保持同样的标准。这个灵性火花是不可毁灭的。相比之下,外在肌肤的美仅需一剂强效泻药便可在短短数小时内毁灭殆尽,而真理之美却是永恒不变的。
可惜的是,世俗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对这道灵性之光一无所知。他们同样不了解这一切灵光的源头——那团伟大的灵性之火,也不了解这些灵光与源头之间的关系,即超越尘世的神圣游戏。当全能者的恩典使这些神圣游戏显现在世间时,那些目光短浅、只能依赖感官认知的愚昧之人,竟将这些至高的真理与美的展现误认为如同前述的污秽之物。他们困惑地质问:真理与美如何能够共存?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整个灵性存在体乃是那位至美至真的人格神,他的魅力吸引着万物。他们并不知道,这位至尊存在是万物的本质、本源和泉源。无数微小的灵性火花,作为整体灵性的部分,与整体在本质上同样美丽且永恒。唯一的区别在于,整体永远是整体,而部分永远是部分。然而,无论整体还是部分,它们都是最终极的真理、最终极的美、最终极的智慧、最终极的能量、最终极的超然,以及最终极的财富。即便是最伟大的世俗诗人或知识分子所撰写的作品,若未能描绘这终极的真理与美,则不过是相对真理的粪便与呕吐物的堆积。真正的文学,应是颂扬绝对真理与美的文学。

引用: A.C. 巴克提维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2014年版),《自我觉悟的科学》, 第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