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吠陀经》允许通过祭祀饮酒和食肉?

解答: 不虔诚的基本原则,如骄傲、淫荡、酗酒和谎言,与宗教的四个原则相对立,即苦行、清净、仁慈和诚实。卡利的化身被国王允许住在特别提到的四个地方,即赌博场所、卖淫场所、饮酒场所和屠宰场所。圣者吉瓦·戈斯瓦米指出,违反经典原则的饮酒,如违反苏陀罗摩尼祭祀的原则,婚姻之外与女性的交往,以及违反经典教导的杀生都是不虔诚的。在《吠陀经》中有两种不同的指示:一种是给顺世者,从事物质享受的人,另一种是给离世者,从物质束缚中解脱的人。 《吠陀经》对“顺世者” 的指示是逐步规范他们的活动走向解脱之路。因此,对那些处于最低层次无知且沉溺于酒、女人和肉的人,通过执行“苏陀罗摩尼祭祀”来饮酒,通过婚姻来规范男女关系,通过祭祀来食肉,这些有时是被推荐的。这些《吠陀经》文献中的建议是针对特定阶层的人,而不是针对所有人。但因为它们是《吠陀经》对特定类型人的指示,所以“顺世者”的这些活动不被认为是违反正法的。一个人的食物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同样地,对于处于无知状态的人来说被推荐的东西,对于处于善良状态的人来说可能是毒药。因此,圣者吉瓦·戈斯瓦弥确认,经文中对某一类人的建议绝不能被视为不法或不道德。但是这些行为实际上是非法的,而且永远不应该被鼓励。经典中的这些建议,并非是为了提倡不道德的行为,而是为了在必要时对其加以规范,引导其逐步走向正道。

引用: A.C. 巴克提维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2014年版),《圣典博伽瓦谭》,第一卷,第十七章——第3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