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自然模式。
解答: 一切物质创造或多或少都源于激情的增长。mahat-tattva(大原质)是物质创造的根本原理。当它在至高主的意旨激荡下启动时,最先显现的是激情性与善性两种物质模式;随后,随着各种多样的物质活动陆续展开,激情性愈加占据主导,众生因而越来越陷入无明。在三种物质属性中,梵天代表激情,毗湿奴代表善性,而湿婆则代表无明,他是物质活动之根源。物质自然被称为母亲,而启动物质性生命的父亲则是 Lord Shiva(湿婆)。因此,众生的一切物质创造皆源于激情的作用。随着特定千禧年中寿命的延长,三种属性会逐步显现各自的影响。在卡利时代,当激情最为强盛时,各种物质活动便以人类文明进步之名展开,而众生也因此越来越深地陷入对自身真正本性——灵性本质的遗忘之中。通过对善性的稍加培养,人们能够稍微感知到灵性本质,但由于激情的强烈作用,善性往往被掺杂和污染。因此,众生无法超越物质三种属性的限制,即使通过各种方法努力培养善性,要真正领悟始终超越物质属性的至主仍然极为困难。 换句话说,物质世界中有三个主要原则在起作用:外部物质称为“Adhibhutam”,即原始材料;它们的维持称为“Adhidaivam”,在物质世界中,这三个原则主要表现为原材料、持续供应,以及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创造,以满足迷惑的众生的感官享乐。
众生根据业力获得不同类型的身体。有的众生投生为猫,有的成为狗,种种形态各异。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种类的身体?为何不是同一种?对此,《博伽梵歌》(13.22)也给出了答案:
karanam guna-sango ‘sya sad-asad-yoni-janmasu
“这是由于他与物质自然三种属性的接触,因此他在不同的生命类别中经历善与恶。” 因为体内的灵魂与物质世界的三种属性(善性、激情、无明)相结合,他便获得了不同类型的身体。
人不需要刻意追求自己的下一个身体;他只需确信它必定会是不同的身体。另一方面,奎师那并未明言人将得到何种身体,这取决于个人的资质。若与善性相结合,他将升往更高的行星系统;若与激情相结合,他将停留在人间;若与无明和黑暗相结合,他将堕入更低级的生命形态,如动物、树木和植物。这正是主奎师那在《博伽梵歌》(14.18)中的宣示:
urdhvam gacchanti sattva-stha madhye tisthanti rajasah
jaghanya-guna-vrtti-stha adho gacchanti tamasah
“处于善性中的人逐渐上升到更高的行星;处于激情中的人生活在地球上;而处于无明中的人则堕入地狱般的世界。” 世间共有 8,400,000 种生命形态,所有这些生命形态皆因与物质自然三种属性的结合而产生。根据所获得的身体,不同的生命体验着不同的痛苦和快乐。狗不可能享受国王或富人所享受的幸福。不论是享受某种幸福,还是遭受某种痛苦,这一切都源于物质身体。
瑜伽意味着超越物质身体的痛苦和快乐。如果通过至高无上的瑜伽与奎师那连接,我们便能摆脱因身体而生的物质幸福与痛苦。与奎师那重新建立联系被称为奉爱瑜伽,而奎师那降临人间,就是为了教导我们这门至高无上的瑜伽。本质上,祂在告诉我们:“只需恢复与你我的联系,你这个愚蠢之人。放弃所有人为制造的瑜伽和宗教,完全归顺于我。” 这便是奎师那的教诲,而奎师那的代表——化身或上师也会传达同样的教义。尽管卡比拉天神是奎师那的化身,但他以奎师那的代表、上师的身份行事。如果我们接受完全归顺于奎师那的原则,我们便能真正超越所谓的物质幸福。不应被物质幸福所迷惑,也不应因物质痛苦而悲伤,因为这些都是束缚的根源。物质幸福并非真正的幸福,实际上它是一种痛苦。我们试图通过获得金钱来追求幸福,但金钱并不容易得到,我们必须经历诸多痛苦才能获取。然而,我们为了这虚假的幸福,甘愿接受这些痛苦。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净化自己的感官,就能提升到灵性层面。真正的幸福在于运用我们的感官来满足奎师那的感官。如此,我们的感官得以灵性化,这便称为灵性瑜伽或奉爱瑜伽。
引用: A.C. 巴克提维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2007年版),《提婆诃提之子主迦毗罗的教导》,第89、90和91页
A.C. 巴克提维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2014年版),《圣典博伽瓦谭》,第二卷,第五章——第23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