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何才能阻止罪业的反应?
解答: 通过执行吠陀仪式活动、施舍金钱和进行苦行,一个人可以暂时摆脱罪业的反应,但随后他仍可能再次陷入罪业之中。例如,一个因过度沉溺于性欲而感染性病的人,必须接受痛苦的治疗,虽然暂时痊愈,但由于内心的欲望未能根除,他可能再次沉溺其中,最终再次受到同样疾病的折磨。因此,医疗治疗或许能暂时缓解性病带来的痛苦,但除非一个人受到正确的教育,认识到纵欲是可耻的,否则他无法避免反复遭受这种痛苦。同样,吠陀经典所推荐的仪式、施舍和苦行,虽然可以暂时阻止一个人从事罪恶行为,但只要内心仍未净化,他仍会一再陷入罪业之中。唯有通过培养奎师那意识,才能彻底消除这种罪恶欲望的种子。而这一目标可以通过诵念摩诃真言,即哈列·奎师那咒,轻松实现,正如圣采坦尼亚·玛哈帕布所推荐的。换句话说,除非一个人走上奉爱服务的道路,否则他无法百分之百地摆脱所有罪业的反应。
引用: A.C. 巴克提维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2011年版),《奉献的甘露》, 第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