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师那意识”是真正的快乐之源。

解答: 斯里拉·鲁帕·戈斯瓦米分析了不同来源的快乐,并将其分为三类:1)来自物质享受的快乐,2)来自认同至高无上的梵天的快乐,3)来自奎师那意识的快乐。
在《密续经》中,湿婆神对他的妻子萨提说道:“我亲爱的妻子,一个将自己完全奉献在Govinda(哥文达)莲足下,并因此发展出纯粹奎师那意识的人,可以轻易获得无人格论者所渴望的一切成就;除此之外,他还能享受纯粹奉献者所获得的至高幸福。”
从纯粹奉献服务中获得的幸福是最高的,因为它是永恒的。而从物质成就或认同自己为梵天中获得的幸福则较低,因为它是暂时的。人无法避免从物质幸福中堕落,甚至在通过认同无人格梵天所获得的精神幸福中,也随时可能堕落。

人们发现,一些伟大的迈亚瓦迪(无人格论者)僧侣——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几乎已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有时会投身于政治活动或社会福利事业。原因是,他们在无人格的理解中实际上无法获得最终的超然幸福,因此不得不回到物质层面,参与这些世俗事务。尤其在印度,这类迈亚瓦迪僧侣重新堕回物质层面的情况屡见不鲜。然而,一个完全沉浸在奎师那意识中的人绝不会回到任何形式的物质层面。无论物质世界的福利活动多么诱人,他始终清楚,没有任何物质福利事业可以与奎师那意识的精神活动相比。

引用: A.C. 巴克提维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2011年版),《奉献的甘露》, 第10 和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