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师那的奉献者是否必须为他们过去的不良行为受苦?
解答: 在法庭上,一个重要人物有时会被发现是罪犯。法官可能会判罚他十万美元的罚款,并且知道他有能力支付。但法官可能会对他说:“你只需交一分钱。” 这仍然是一种惩罚,但已被大大减轻。同样,我们必须为过去的行为承受后果,这是事实,无法避免。但正如《梵天祷文》(5.54)所述:karmāṇi nirdahati kintu ca bhakti-bhājāṁ,那些从事奉爱服务、沉浸于奎师那意识的人,他们的痛苦会被减少。例如,一个人本可能注定被刀杀害,但因为奉爱,他可能只是手指被轻微划伤。通过这种方式,对于那些从事奉爱服务的人来说,过去行为的反应将被最小化。主奎师那向祂的奉爱者保证: “我将保护你免受罪恶生活的反应。” 因此,即使一个奉爱者曾有严重的犯罪历史,本应遭受极端惩罚,但因奎师那的庇护,他可能只是手指被轻微划伤。那么,奉爱者又何须惧怕危险呢?当一个人放弃所有其他责任,全然投入奎师那的超然服务时,他不再心怀世俗欲望,也不会受到罪恶活动的驱使。然而,如果他无意间犯下罪行(并非故意为之),奎师那也会给予他全面的保护。
引用: A.C. 巴克提维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2014年版),《昆提女王的教导》,第55页和第188页
A.C. 巴克提维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2012年版),《主恰坦那的教导,金色化身》,第 14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