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主的奉爱服务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被阻碍。
解答: 我们甚至不应憎恨那些身为娼妓却是主的奉爱者。直到今天,在印度的大城市中仍然有许多娼妓是真诚的奉爱者。由于命运的捉弄,有人可能不得不从事社会上不太受尊敬的职业,但这并不会妨碍他们履行对主的奉爱服务。奉爱服务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被阻碍。从这里可以理解到,甚至在大约五千年前的时代,像德瓦拉卡——即主奎师那居住的城市——也有娼妓的存在。这说明,为了社会的正常运作,娼妓也是社会中必要的成员。政府设立酒馆,并不意味着政府鼓励饮酒。其用意在于,有一类人无论如何都会饮酒,而实践证明,在大城市实施禁酒令往往会助长非法走私酒类。同样,那些在家庭中得不到满足的人需要这样的通融,否则,如果社会上没有娼妓,这类低俗之人就会引诱他人堕入娼妓行列。因此,让娼妓在公共场所存在,反而能维护社会的纯洁性。与其让娼妓在社会内部滋生,不如有意维持一个特定的娼妓阶层,以防止社会整体的道德败坏。然而,真正的改革在于启发所有人皈依主,成为祂的奉爱者。唯有如此,才能杜绝一切导致社会堕落的因素。
Sri Bilvamangala Thakura(斯里·比尔瓦芒伽拉·塔库拉),Vishnusvami Vaisnava(毗湿奴斯瓦弥奉爱派)宗派的一位伟大 acarya(阿查里雅,导师)。在其居士生活中,他对一位名为琴塔马尼的娼妓极度迷恋,而这位娼妓恰好是主的奉爱者。  有一天夜里,暴雨雷鸣,塔库拉不顾恶劣天气,穿越波涛汹涌的河流,来到了琴塔马尼的家中。看到这一幕,琴塔马尼十分震惊,她对塔库拉说:“你对像我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女人——一具血肉之躯——所怀有的执着,如果能转化为对主的奉爱服务,那将真正得以善用,并使你对主超然的美获得真正的吸引。”  这一刻对塔库拉来说意义非凡,在琴塔马尼的点悟下,他迈向了灵性觉悟之路。后来,塔库拉将这位娼妓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并在其多部著作中赞颂了琴塔马尼之名,感念她为自己指引了正道。
在《博伽梵歌》(9.32)中,主说道: “哦,俱卢族的子嗣,即使是低种姓的旃荼罗、出生于不信奉者家庭的人,乃至娼妓,只要他们皈依于我纯粹的奉爱服务,他们也能达到生命的圆满境界。因为在奉爱服务的道路上,堕落的出身与职业都不会成为障碍。这条道路对所有愿意遵循的人都是开放的。”
引用: A.C. 巴克提维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2014年版),《圣典博伽瓦谭》,第一卷,第十一章——第19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