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没有投入奉爱服务,为什么出离的生活秩序就不会有效?

解答: 那些感到挫败和困惑的人往往想要否定这个物质世界。他们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但他们并不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人们总是说:“我不要这个。” 但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们自己也不知道。“ananya-viṣaya” 这个词的意思是 “ananya-bhakti”,即不偏离的奉爱服务。我们必须简单地二十四小时不偏离地执著于奎师那。这样我们的出离才能完美。如果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同时执著于奎师那和物质事物,我们就错了。我们不能一边点火一边浇水。如果这样做,火就不会燃烧。

虚无论者的出家人放弃这个世界(brahma satyam jagan mithya:梵是真实的,世界是虚假的)。宣扬放弃世界是很好的,但同时我们必须对某些事物有吸引力,否则我们的放弃就无法持续。我们看到许多虚无论者的出家人说brahma satyam jagan mithya,但在他们接受出家后,他们返回物质世界开办医院和做慈善工作。为什么?如果他们已经离开这个世界,认为它是虚假的,为什么他们要回来从事政治、慈善和社会学?实际上这是必然发生的,因为我们是生命体,是活跃的。如果我们出于挫折试图变得不活跃,我们的尝试就会失败。我们必须投入活动。

至高的活动,梵(灵性)的活动,是奉爱服务。不幸的是,虚无论者不知道这一点。他们认为灵性世界是空无的。然而,灵性世界正如物质世界一样有多样性。在灵性世界也有房屋、树木、道路、战车——一切都在那里,但没有物质的迷醉。

引用: A.C. 巴克提维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2014年版),《昆提女王的教导》,第203和204页